虚拟货币市场的火爆,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然而,这片新兴领域也充斥着大量诈骗陷阱。一旦不幸被骗,资金是否能够追回,成为受害者最为关心的问题。答案并非绝对,虚拟货币被骗后资金的追回,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交织影响。
从积极方面来看,部分案例中警方展现出强大的侦破能力,成功帮助受害者追回被骗资金。如浙江省金华市公安局婺城分局新狮派出所,在接到高女士被虚拟币投资诈骗的报案后,迅速响应。通过高女士提供的线索,经调查研判,迅速锁定嫌疑人韦某和黄某,确定逃窜轨迹后,组织警力展开抓捕,不到 3 小时,便将两名嫌疑人成功抓获,并全额追回高女士被骗的 20 万元现金。南京六合区发生的一起利用区块链虚拟货币交易实施的网络诈骗案件,涉案金额达 19 万余元。案发后,警方全力攻坚,依托网站基地数据融合等优势,通过对转账记录、涉案钱包地址的穿透式分析,精准锁定嫌疑人王某,并制定跨省收网方案,在湖南警方的配合下成功抓获。办案民警还全力开展挽损工作,最终王某主动退赔全部涉案资金。
但虚拟货币交易的特性,给资金追回带来极大挑战。虚拟货币基于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匿名性等特点,交易记录虽然公开但地址信息往往是匿名的,资金流向难以追踪。例如,一些诈骗分子利用 U 币交易的隐蔽性,将非法所得转化为虚拟货币,再通过复杂的交易流程洗白资金,增加了警方侦破案件、追回损失的难度。而且,虚拟货币交易常涉及跨境犯罪,诈骗团伙可能在境外设立服务器和运营中心,我国执法部门跨境执法需面临司法管辖权协调、国际警务合作等诸多复杂问题,导致案件侦破和追赃难度加大。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若投资者参与虚拟货币交易本身就是违法行为,一旦产生纠纷,其权益难以得到法律保护。如四川成都法院审结的一起案件中,原告经人介绍 “炒币” 失败,损失 33 万余元,诉至法院要求介绍人赔钱。但法院审理认为,原告知晓交易涉及虚拟货币,其作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应承担相应投资风险,且该交易行为本质上系未经批准非法从事代币发行融资行为,扰乱金融市场秩序,损害公共利益,该行为无效,产生的风险、引发的损失,由参与人自行承担。
虚拟货币被骗后,资金追回存在一定可能性,但难度较大。若不幸遭遇虚拟货币诈骗,受害者应第一时间保留好聊天记录、交易记录、转账凭证等相关证据,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积极配合警方调查。同时,公众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认清虚拟货币投资交易的高风险性与非法性,远离虚拟货币交易,避免陷入诈骗陷阱,从源头上守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
从新手到专家,我们提供全面的加密货币知识和交易策略,帮助你在加密世界中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