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的发展历程是一部融合技术创新与金融变革的篇章,其起源可追溯至 20 世纪后期。1982 年,大卫・乔姆首次提出加密数字货币的概念,并引入随机配序和盲签名技术,构建了基于 “银行 - 个人 - 商家” 模式的电子现金系统,为数字货币发展奠定理论基石。
1990 年代,数字货币探索加速。1996 年,道格拉斯・杰克逊创立电子黄金,吸引 500 万用户,但因安全性与合法性问题被各国政府封杀。1997 年,亚当・贝克基于工作量证明概念发明哈希现金,1998 年尼克・萨博在此基础上发明比特金,同年戴伟构建匿名、分布式的 B 货币电子现金系统。腾讯在 2005 年初推出 QQ 币,虽属虚拟货币范畴,却反映出互联网企业对数字货币形式的早期尝试。
2009 年是数字货币发展的里程碑。中本聪发布比特币客户端,比特币网络诞生,首个比特币区块链问世,开启去中心化加密货币时代。比特币总量固定为 2100 万枚,通过挖矿释放,其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与加密技术,保障交易安全与透明,解决传统金融中信任与中心化风险问题,引发全球关注,成为数字货币典范。
此后,各类数字货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以太坊于 2015 年上线,不仅支持数字货币交易,更引入智能合约,拓展区块链应用场景,催生大量基于其平台的 ERC-20 代币,构建丰富生态体系。稳定币也在这一时期崭露头角,如 2014 年发行的泰达币(USDT),通过与法定货币挂钩,保持币值相对稳定,兼具数字货币交易便捷性与传统货币稳定性,在跨境支付、去中心化金融(DeFi)等领域广泛应用。
在法定数字货币方面,中国于 2014 年开始筹备数字人民币,2017 年成立数字货币研究所,2019 年启动 “闭环测试”,2020 年开展多地试点,逐步构建完善的数字货币体系。全球范围内,众多国家也纷纷开展央行数字货币研究与试点,探索货币数字化转型路径。
从新手到专家,我们提供全面的加密货币知识和交易策略,帮助你在加密世界中不断成长。